山西晋能集团20条措施应对三大风险
落实各项监管指标要求,确保风险指标不触发底线,确保具有足够的损失吸收能力。
中国今天碰到的问题跟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的困境机理上是相似的以中国持有的约1.16万亿美国国债为例,如果美元贬值10%,将导致我国外汇虽然账面金额并未减少,但实际购买力损失高达1000多亿美元。
来源:时代周报 进入专题: 既得利益集团 债务危机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末,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88%,五大行不良贷款率1.1%。2011年10月,自财政部宣布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开闸后,广东省财政厅有望开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先河。同时,而中国债券市场严重割裂的问题,更值得关注。欧债危机可能继续恶化。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中国债券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债券市场(发行、交易、监管)的严重割裂。2012年,世界仍然处于不确定之中—债务危机,仍是本年度的关键词。因此,需要适当区分佛教文化是宗教和文化,对佛教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让两千多年的佛教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全人类共同分享的文化资源。
*该文刊登于《佛学研究》2023年第2期。这些重要讲话、文件是探讨建构新时代中国佛教文化的指南与遵循。同时,创办了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创刊《法音》《佛教文化》《佛学研究》,开创了中国佛教文化的新局面。中国佛教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继承赵朴老当年提倡佛教是文化的胸襟与视野,要高度重视佛教教理、教义的学术研究、讲经弘法,要努力弘扬佛教思想的爱国慈善、理性信仰、中道圆融、自由平等、和谐共生、节俭自律等价值精神,主动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间净土的本质要求。
所以,藏传佛教文化、傣族佛教文化可以纳入民族文化进行理解与弘扬,获得统战、民委、文旅、宣传等系统的认可。同时,中国佛教文化既是宗教又是文化的特征,在国内目前的政策遇到一些难以界定清楚的困境。
一方面与中国的人生理想相结合而向社会化发展,使佛教与中国社会密切联系。在世纪千年相交之际,它在世纪多元文化中,在解决人类自身建设问题上定会作出东方文明再度辉煌的独特贡献。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1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年,第 246页。
二是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共同创造的,从来没有分裂过。因此,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国人创造、发展出来的,这是言之凿凿、高屋建瓴的结论。中国佛教作为在中国传承发展 2000 多年的宗教, 在社会、政治、国际、文化等领域皆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弘扬中国佛教文化要主动把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目标,主动融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从历史与现实来说,佛教作为宗教性的社会实体, 还具有社会、文化两大层面,这是佛教的外延。一、中国佛教文化既是宗教又是文化的联系与区别佛教是依佛、法、僧三宝为核心与根本而建立的既成宗教,包括释迦以来的教义教理、宗教修行解脱之道, 还有共同的宗教信念与生活方式,以及在世界各国各地逐渐形成的宗教文化。
(三)中国佛教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佛教文化的精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经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奉献力量为目标,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方向。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流传的佛教文化,更与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
三、弘扬中国佛教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上的界限与相通(一)弘扬中国佛教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上的界限中国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②《赵朴初文集》(下卷),第1449 页。同时,2022 年12月3日至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宗教活动只能在寺院内部举行,宗教活动应当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开展,不得损害公民身体健康,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干涉教育、司法、行政职能和社会生活。否则,出家、在家的信仰生活只是公民的个人价值和私人生活,不能进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文化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国家治理的价值目标,凝聚社会发展的价值共识,引导公民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所以,当代中国佛教走文化的佛教,这是既有传承也有发展的道路。
国家的文明与社会的平等是紧密相关的,总结为佛教的平等、利他思想观念。一方面是与中国的精美工艺相结合而向艺术化发展,使佛教成为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这是用汉文化中高超的艺术手段和方式来表达佛教的思想教义。
(一)中国佛教文化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也是中国佛教文化传承发展的方向和导向。寺院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收藏、保存丰富的佛像、藏经、碑刻、塔等历史文化足迹,也是广大群众喜爱的游览胜地。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和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为佛教界弘扬新时代佛教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奉献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11]从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到赵朴老的真知灼见,作为文化的佛教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中的应有之义,这需要统战、宣传、文化等部门在顶层设计时,加以积极推进和提倡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儒、道、佛三大家思想中的精华,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体框架。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众所周知的共识。因此,需要在顶层设计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参照,对中国佛教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凝聚起佛教界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清晰把握中国佛教文化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关系与界限,并试图建构新时代中国佛教文化体系。党和政府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思考放在内政外交、意识形态、文化宣传等领域进行审视,关切其思想教义能否适应当前的社会制度、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国家总体战略目标的积极因素,能否担当起传统文化符号功能,是一种系统型的意识形态需求。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弘扬这些来自佛教文化的精神观念,有助于群众将个人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相统一,既突出群众在道德养成中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提升道德和心灵认知,推动佛教文化资源体系中的心灵治愈和道德实践。
① 1984 、1986 年,赵朴老相继发表了《佛教和中国文化》《关于佛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要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等文章、讲话,不遗余力地推广佛教是文化的理念选择香港作为试验田,可对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接受性提供参照指标,让内地的汇率及利率市场按照原来的步伐进行改革,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我们正处于一个非比寻常的金融时代。
作者为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 进入专题: 人民币离岸市场 。事实上,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雏形渐露。
任何改革难免有风险,但不改革也有风险,问题在于我们怎样控制风险。原因在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启动初期,内地进口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金额远大于出口,人民币净流出进而转化为香港银行存款。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出口国,其进出口总量的近一半来自与其他亚洲国家的贸易。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不但没有阻碍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反而带动更多人民币融资需求。
因此当前任务是让人民币升值到位、实现利率市场化,然后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最后才进行人民币国际化。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稳步推进,有学者认为,这对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以及资本项目开放可能有推动的作用,但不能误解为主要目的。
但是国际化或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不是单看存款增长速度,而是看中介服务的活跃度。人民币国际化的路是漫长的,现在只是起步。
以此为起点,内地的对外贸易中本币结算比例,在短短一年间由2010年三季度的2.4%跳升到2011年三季度的9.4%。其次,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行不一定在完成汇率、利率市场化后才进行。
评论列表